“中药功效成分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以下简称全重室)于2024年12月31日获室”科学技术部批准建设(国科发重12024]174号)。实验室依托贵州医科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和山东大学共同建设,面向现代科学技术解读中医药原理并研发原创新药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构建功效成分“精准发掘-绿色制造-创新利用”三位一体的中药(民族药)现代融合创新体系。
全重室在贵州医科大学为依托单位的省部共建药用植物功效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上重组建设,整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山东大学两所双一流高校优势资源,东西部共建唯一聚焦喀斯特区域中药民族药挖掘利用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已构建超2万个成分的世界最大喀斯特药材功效成分库,制定中药国家/国际标准98项,获得32个新药证书,完成59个苗药独家品种的研发和技术提升,助推苗药产值成为民族药之首: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及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省部级一等奖22项;参照“青蒿素模式”研发的斑蝥酸钠系列产品创造产值超100亿元,开创了特色“中国药”研发新篇章。
全重室主任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担任;实验室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医大师、国家杰青、海外杰青、长江学者、国家百千万工程入选者等国家级人才19人,国家优青、青年长江、青年拔尖、青年千人、海外优青等国家级优秀青年人才23人;建设有3.4万平米的专用科研大楼和公共仪器分析平台,拥有计算机辅助设计、色谱质谱分析、核分析、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分子间相互作用、显微成像、药效与安全性评价等功能性单元平台,支撑科研人才实施重大科研项目。
未来,全重室将以健康中国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指引,利用喀斯特地区独特的民族医药资源,聚焦“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中药功效成分精准发掘与内涵诠释”、“中药功效成分形成机制与人工合成”和“中药功效成分的创新利用”三个重点任务,开创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功效成分发掘原创理论,攻克中药(民族药)功效成分形成和绿色制造关键技术,创制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的原创新药,培育中药(民族药)大品种,促进民族药与中药的融合创新发展,助力中医药的现代化、国际化,打造中药功效成分精准发掘与创新利用的策源地和人才培养新高地,为中药(民族药)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大动能。